當前位置:首頁 > 资料中心 > 當前頁面
  • ◇ 南怀瑾先生:中國人今天要治國平天下,一定要學管仲(《管子》明萬曆四十八年凌氏朱墨套印本 下載)

 

 

 

 

本期書目:

26.《管子》明万历四十八年凌氏朱墨套印本

 

01

 

管子的經濟政治

   

我們看看管子的高見——“倉廩實則知禮節,衣食足則知榮辱”,這句話放之於全世界,無論古今中外,都是站得住的。所以談中國政治思想,離不開管子。再者,透過這兩句話,可知社會國家的富強、教育文化的興盛,要靠經濟做基礎的;要衣食富足了才會知榮辱,倉廩充實了才禮義興。所以有人說,最大的是窮人,連褲子都沒得穿了,拼命都不在乎,還怕什麼?有地位有錢的時候就怕事了。就是這兩句話的道理。可見文化的建立,要靠經濟做基礎。
 
……司馬遷在這裡講,“故曰: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,禮生於有而廢於無。”這個“禮”包括很多,所以,管子的經濟政治從這裡開始,經濟不建立好,這個社會的文化就沒有基礎;反過來講,文化沒有基礎,這個經濟社會發展就是個病態,“禮生於有而廢於無”。
 

——《論語別裁》《漫谈中国文化》

 

 

02

 

一生的經驗,只寫下了一本書

   

我們看古人有價值的著作,如講中國政治哲學吧,絕對離不開《管子》。但是《管子》這本書,就不是像現在我們這樣,為了拿一個學位或是為了出名而隨便亂寫的,而是從他一生的經驗,乃至從他在歷史上有名的“一匡天下,九合諸侯”——這是孔子對他的評語。管仲原是一個犯法的罪人,齊桓公起用他以後,他能夠九合諸侯。當時的國際關係比現在還難做好,而他能前後開了九次國際聯合會議,而且大家非聽他的不可,並沒有用原子彈壓迫別人,也沒有利用石油控制別人,就把政治上一個混亂的時代,領導上了軌道。所以孔子非常佩服他。……這本書對中國的政治思想、文化思想,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說比孔子的思想還早。他這樣以一生的經驗,只寫下了一本書,……我們現在看到叫《管子》。今天講世界的政治哲學、政治的法則,都還跳不出他的範圍。

 

——《論語別裁》

 

……我們看到孟子這項主張,就知道儒家的孔孟之道,並不是像後儒所說的那樣,坐在那裡空談、講道,鑽研心性微言,講授孔孟理學,靜坐終日,到後來,只有“樂歲終身苦,凶年不免於死亡”。那才真是誤了道,造了孽了。所以孔孟之道是救世濟民的,正如管子政治哲學的名言——“倉廩實,則知禮節,衣食足,則知榮辱。”都是先要個人的經濟充裕了,才有安和康樂的社會,然後才能談文化教育,談禮樂。孟子也是如此,大家可不要冤枉了孟子,以為他們是坐在那裡眼觀鼻,鼻觀心的,只講養浩然之氣,講盡心修道而已!
 
——《孟子旁通》
 
 

03

 

今天還須向管仲借鏡

 

在中國的歷史上,到了春秋初期,以齊桓公作標題,管仲作內容來講,管仲的政治哲學和他的政治體制的實施,可以說就是後來兩千年來歷史上帝王政權的大樣板,直到現在,同樣還有它的權威價值。
 
一、他開始用姜太公呂望治齊的方針,發展工商業經濟、整頓財政、改變稅制,先求利民富國。所謂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,就是千古不朽的名訓。
二、由他手裡,漸漸改變了公有的井田制度,讓人民有合理的私有財產,做到了民富則國強的目的。
三、創立全民皆兵、全兵皆農的體制,以治軍的制度,編制民間社會。也可說是為後世鄉鎮、鄰里、保甲、地方自治的創始者。
四、民富國強,社會形態轉變後,必然會產生奢侈逸樂的現象。同時,為了招徠國際商賈的需要,大膽開創了公娼制度,以免社會產生負面陰影,破壞善良風俗。
五、不但如此,他對於傳統文化的“形而上”道的哲學,猶如曾子著《大學》所說的“明明德”及“正心、誠意”之學,乃至“外用”於實際政治理論之間,都有很高明的深度。如果以我的觀點來看,後世的儒家理學家們,未必能望其項背。無奈後人都把他身後的著作《管子》,只視為政治學的學術,未免太可惜了!
 
 ——《原本大學微言

 

04

 

管子有關身心的學說

 

我經常對西方的學者朋友們說,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並不像西洋文化那樣,是把哲學、史學、文學以及詩人、政治家加以區分的。十八、十九世紀以前的中國,素來是文哲不分、文史不分、文政不分,是混為一體的文化學問。過去了不起的政治家,也就是哲學家、史學家、詩人、學者。如果你要研究中國的哲學,不會中國的文學、詩詞、歌曲,不懂“二十六史”,就很難說是真能通達博雅了。例如管子,他的中心學術思想,是在他所著書中的《心術》上下篇、《白心》篇。這三篇,最為重要。現在為了大家多加瞭解,就其《心術》上下篇各摘錄一則有關“身心”的學說。
心之在體,君之位也。九竅(兩眼睛、兩耳朵、兩鼻孔、一嘴、大小便處)之有職官之分也。心處其道,九竅循理。嗜欲充益(人被嗜好、欲望塞滿了),目不見色,耳不聞聲(相同於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),故曰:上離其道,下失其事(譬如政治體制的失控)。毋代馬走,使盡其力。毋代鳥飛,使斃其羽翼。毋先物動,以觀其則。動則失位,靜乃自得。道不遠而難極也,與人並處而難得也(人的身心,本來就有道,只是自己找不到它)。虛其欲,神將入舍(只要自己去掉了妄想欲望,空靈的元神,就會回到你的家裡——身內)。掃除不潔,神乃留處。人皆欲智而莫索所以智乎!智乎!智乎!投之海外無自奪。求之者不得處之者。夫正人,無求之也,故能虛無。虛無無形,謂之道。化育萬物,謂之德。君臣父子,人間之事,謂之義。登降揖攘,貴賤有等,親疏之體,謂之禮。簡物小,未一道,殺戮禁誅,謂之法。
形不正者,德不來。中不精者,心不治。正形飾德,萬物畢得。翼然自來,神莫知其極。昭知天下,通於四極。是故曰:無以物亂官,毋以官亂心,此之謂內德。是故意氣定,然後反正。氣者,身之充也。行者,正之義也。充不美,則心不得。行不正,則民不服。是故聖人,若天然,無私覆也。若地然,無私載也。私者,亂天下者也。
當然,我無法在這裡再多加引述,只是大略提到管仲的有關心性之學的學問,作為對曾子所說“心正而後身修”、“修身在正其心”的參考。我覺得,一般人只知管子在歷史上的事功,卻忽略了他的學問和文章,這是很可惜的。
 

 ——《原本大學微言》

 

05

 

歷史的重要性

 

現在我們回到“三禮”,“三禮”如果研究完,再加上《逸周書》、《管子》等等,就基本曉得中國過去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,乃至做人做事。可是這一切體制經驗我們已經忘了。假使沒有忘記的話,自己曉得有幾千年文化,這些東西拿出來,根據歷史的經驗,配合現在接受西方的經濟學、工商管理等等,那就很了不起、很偉大了。可是,我們“幾多歸鳥盡迷巢”啊!找不到自己的路子走……
我們要真的研究工商企業的發展,要好好去研究管仲。管仲的歷史故事很多,我提醒大家注意他的兩句名言——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,認為經濟非常重要,一個國家社會經濟不發展,人民不富有,文化就談不上。這兩句名言的內容很多,大家都知道這個名言,可是大家忘記管仲提倡的是什麼?不是經濟領先,而是政治文化領先。“倉廩實、衣食足”只是手段,好的政治可以自然達到倉廩實、衣食足。再譬如他的名言——“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”,所謂四維,譬如房子的四個棟樑;“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”,這四個柱子沒有搭好,文化沒有建立好,國家很危險了。禮、義、廉、恥這四個內容太大了!你們做工商業發展,管仲也是做工商業出身的啊。
 

 ——《漫谈中国文化》

 


 

部分頁面展示


 

 

 

 

下載方式

 

《管子》明万历四十八年凌氏朱墨套印本 

文件大小:830M

 

 

百度網盤:
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42hTaMNfYbVQFU5Zl3c8pg?pwd=6666

 

阿里雲盤:

https://www.alipan.com/s/S6rgZrLRuL4

 

夸克網盤:

https://pan.quark.cn/s/047ddb19dffb

 

天翼雲盤:

https://cloud.189.cn/t/qaE36zy2MNv2 (访问码:9rmu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