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返回栏目
  • 南懷瑾先生 | 大唐無禪師

 

拿一個法門教育一萬個眾生,要每個人都走這一條路,這樣不是真正的善知識,不能接引人,因為沒有教授法。“大唐無禪師”這句話,是指沒有教授法的禪師太多了。所以學佛不要只學哪一宗、哪一派,因為不同的各種根性,要以各種不同的法門接引才行。說什麼淨土才對,其他都是魔道,或密宗才對,或禪宗才對,像這樣的觀念,本身就是凡夫之見。眾生根性不同,方便不同,不懂方便如何能教化人呢?就是這個道理。

 

——《瑜伽師地論·聲聞地講錄》

 

教化最高的道理,是引發人性中本自具有的智慧,“無師自通”,並不是有個東西灌注進去使你明白。這種啟發式的教育,活活潑潑的,如孟子所描寫的“躍如也”,因此可以不偏不倚,“中道而立”。如果老師呆板地告訴學生,填鴨式的教育,那就釘在一個死角,鑽到牛角尖裏去,就不是“中道而立”了。

 

如果老師呆板地告訴學生,學生雖然懂了,但已經落後了幾十年,等到學生趕上老師,老師又往前去了。而教育的目的,是希望後一代超越前一代。禪宗的大師們,經常用這種“引而不發”的教育手法,對於聰明、伶俐、有智慧的人,輕輕點撥一下,使人自肯自悟,不然就是“誤”了。

 

——《孟子與盡心篇》

 

 

編輯部微信號 • nhjcf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