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返回栏目 |
- 南懷瑾先生 | 喚醒沉睡的靈蛇(蛇年說蛇)
“坎中之金,本伏處而在內。”學過《易經》就曉得,“離中虛,坎中滿”,坎卦上爻、下爻都是陰,中間一爻是陽,所以叫“坎中滿”。所謂“坎中之金”又怎麼講呢?按照五行的道理,金生水,所以坎中之金是水中金。
我們世界上有水裏金、沙中金、礦中金,還有別的各種金。坎水裏有金,這是什麼道理呢?在我們身體上坎中之金,為水中的金,就是說腰部以下,因為下部生命屬坎卦。不管男女,這個裏頭有金,這個金是堅固、顛撲不破的,不死之藥就在裏頭。因為我們欲界的生命,譬如人,是從人體下部出生,下部屬於海、屬於水。密宗、瑜珈也那麼講,這個生命在海底。普通人沒有經過修煉,這個海中金永遠沒有發起過,只是跟著愛欲兩性關係向下流走了。就是所謂進入陰門去了,進入地界去了,不能上升到陽門,不能升天,不能昇華。至於這個裏頭的金,人死了就沒有了。
說金“本伏處而在內”,這個“伏”字注意呀,埋伏在那裏,始終沒有抬起頭來過。所以印度的瑜珈畫一條蛇叫做靈蛇。中國道家則畫一只烏龜一條蛇。這條靈蛇永遠埋伏在那裏,昏沉在那裏,如果抬起頭來,這個生命就變了。
所以坎中之金,“本伏處而在內”,“然內者不可不出”,我們修道就是把本身裏頭本有之藥引發出來,就叫還丹。可惜我們普通人,佛家叫凡夫,平凡地活著,平凡地死去,一生未能把本身的藥引發出來。還丹就是要把坎中之金引出來,自己必須要把海底這個東西釣出來,就是“然內者不可不出”。釣出的方法很多,道家、密宗就是用盡辦法,要把生命這個東西釣出來。平常它伏在海底,有時做壞事,其實做壞事它也在睡覺,它始終沒有清醒過,它一清醒你就成仙成佛,長生不死了。
——《我說參同契》
這幾年受西藏密教流行的影響,有些同學修習密宗,就跑來問我關於拙火的事。拙火是由瑜珈翻譯來的,拙就是笨,拙火就是笨火。那是不是還有個靈火?不是的,我們生命本身有一股力量,拙火是在我們這個肉身報體上的力量,它一輩子沒有發動,人死了就沒有了,所以說它笨拙。瑜珈有時畫一條靈蛇,潛伏盤據在我們身體的海底輪,沒有經過修持,這靈蛇永遠不發動。瑜珈術形容它是條蛇,不是真有條蛇在身上,所以也有翻譯成靈能,這比較進步。
靈能一發動,非得定不可。你們學密宗的想打開身上三脈七輪,靈能不發動是打不開的。學禪的人開悟的話,心輪就開了。心輪有八條粗脈,細的不算,所以說心輪是八葉蓮花。悟道了就意解心開,或說是脈解心開。悟道了一定靈能發動,中脈通了。又一種翻譯叫靈力,那更好。一邊翻成拙,另一邊翻成靈,只是譯法不同,因為密宗流行,就把大家搞糊塗了。但是我講的這種密宗還不是黃教、紅教、花教,所謂噶舉派、寧瑪派這些。
那麼這拙火、靈力、靈能,在我們的修持上也有嗎?絕對有的。那麼密宗不同於顯教嗎?絕對同的,否則不叫佛法了。那拙火在顯教叫什麼?就是四加行的煖,得煖。修密宗的認為拙火發動了,丹田之下海底之上就應該發燙了吧?很多人來到我這裏,態度傲慢,說自己拙火已發動了,我只笑笑說好。這個好不是贊許,是我不下論斷的回答方式。後來有位某某委員身份的多年老友,告訴我他修習密宗,拙火發了,下腹暖暖的,頗為自得。因為他是老友,我只好直說,這是病,不是真拙火,要他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。他一聽大為光火,但是最後果然病發,全身發熱,醫生均檢查不出病因,只好來問我究竟是什麼病,我說是骨蒸。他怕熱,到了最冷天的時候,連一條薄的被單也蓋不住,換了別人,那一定吹牛工夫有多好了。
真正的拙火發動得煖是什麼呢?就是三昧真火。什麼是真火?這就要教理通達才行。《楞嚴經》告訴過你:“性火真空,性空真火。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。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……起遍世間,寧有方所。”它沒有固定的位置,你一定說它在丹田之下就完了。等於常有人來問我氣脈的事,我不勝其煩,身體好像是個皮袋,裏面都通的,外表有九個孔。你吸口氣下去,能說這口氣停在皮袋的中間嗎?你給橡皮球打氣,能控制氣只停在皮球中心嗎?能做得到嗎?氣進去了是周遍的,如果你感到丹田那邊聚成一塊,對不起,很可能有腸癌!三昧真火也是如此,火也只是形容詞。你愈是念頭空了,三昧真火愈發得起來。發起來如何呢?寒暑不侵,冷了不怕,熱了也不怕。這是真的,是生命的本能,這是三昧真火。
真火就不同了,真火發起有沒有發熱的火光呢?有,你定力夠了,到四禪八定成就了,到了那一天,與世界的因緣盡了,像經典寫的一些大阿羅漢,要走時一定,自己發起三昧真火把身體燒化掉。後世人何以做不到呢?這就要說到了大乘佛法興起後,大家不在四禪八定切實下工夫,所以三昧真火發不起來。
在教理上說四加行的煖,是把煩惱習氣轉化了,也通。但是按實際修持工夫來講,煖是三昧真火發起了。怕熱、發燒都不是的。我這是很誠懇地告訴諸位,但我是一介凡夫,只是把所知有限的道理,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地貢獻出來。你平時單獨找我談這些,我實在沒有時間一一答復這些閒話。
——《維摩詰的花雨滿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