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返回栏目 |
- 南師 50 年前的這個預言,正在應驗
編者按:
早在1974年,南懷瑾先生受邀在臺灣國民黨中央黨部講述《論語》時,就曾預言美國會在50年後走下坡路。且觀今日特朗普政府的種種行徑,美國前途氣象冥冥中早已被南師言中。
01
大約四十年前我在臺灣國民黨中央黨部講過,我說美國五十年後就會走下坡了,這在我的書上也有記載。
——《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》
在1985年的冬天,我到美國還不到四個月,有一位擔任白宮財政部副部長級的人,經過朋友介紹特來訪問。在閒談的時候,他問我對於美國的觀感,我說:我剛來貴國,差不多每天都在找房子,由最便宜的十萬美元一幢的房屋看起,到達兩百多萬美元一幢的,大約看了大小二百多幢房屋,都需要登堂入室看個究竟;同時也和社會福利的社團有所交往,所以很忙,沒有瞭解清楚。但他就從這個問題上再三追問。我就很隨便對他說:據我的初步觀察所瞭解,現在的貴國(指1986年),只有三句話:“最富有的國家,最貧窮的社會,也是世界上負債最大的國家”。但你們不怕,因為國力很強啊!他聽完了我的話,特別站起來和我握手說:你說得真透徹,你的觀察力太敏銳了!我們很想你能留在美國。我說:請不要見怪,我是隨便說說,不足為憑。“我原過客”,到了貴國,能得合法的居留,安心暫住一時,已很感謝盛情了!我歡迎你常來我家做客,喝中國茶、吃中國菜,也是一樂也。於是彼此相互歡笑而散。
——《原本大學微言》
我在美國時批評他們,我說你們快要完了,不到五十年你們就結束了。我這個預言在臺灣講過,現在看來我也替美國悲哀,他們也很可憐,他們西方的文化向科學科技方面發展,科技也是一種文化,但是精神文明的境界沒有。
——《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》
02
四年以前,一個留華修碩士的美國學生,和我討論許多有關中西文化的問題…有一次,他和我討論自由和民主的問題。我說:“在現代史上,美國人打著西方文化唯一光榮的旗幟,便是自由和民主的呼聲。其實美國人所說的自由民主,只能說是‘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’,並不適合於其他民族、其他地區。尤其對於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,更不適宜。但你們自己不明白,更不肯反省,因此美援與美式自由民主思想,對所到的地區所發生的作用,正好與美援成為對等的反感。”
他問:“你所謂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,這是什麼意思?”我說:“這要從你們立國到現在兩百年來的歷史成因說起,相當複雜。總之,由十八世紀到現在,美國的祖先們,雖然帶著歐洲工業革命後的文化闖進這塊新大陸。但來自英、法、德、奧等國的,各自有一套祖國文化背景的觀念。加上利益共同均沾的思想,因此而形成你們‘民有、民治、民享’的立國精神。但無論如何講究自由和民主,在先天性的骨子裡,都潛在有工商業化的利益和價值的成分。立國之初是如此,到兩百年後的今天還是如此。說句老實話,你們現在的民主政治,幕後的操持者仍然不能離開工商業資本威力的背景。誠然,美國到目前為止,對其他地區還並無太大的領土野心,但不能說沒有佔有市場的要求啊!一有如此潛在的存心,加上國內的人們對外界世局認識不清,受到民主政治牽制的弊害,於是在國際政治上便舉棋不定,依違兩可。你們想要領導世界局勢,必須要熟讀中國的《春秋》,多學些國際政治的經驗,然後才能瞭解《春秋》中‘興滅國,繼絕世’的大義。”
如果從科學的發達、物質文明的進步、工商業的發展去認識美國,而立志要向今天美國的這一面學習,這是百分之百的正確思想。至於從整個的人文文化而言,僅有立國兩百年歷史文化的國家,就拿它代表了西方文化,認為它是蓋過一切,那是莫大的錯誤。國者,人之積;人者,心之器。累積全國人心上下數千年經驗和思想,方能構成一個文化的大系。今天的美國,僅是西方文化零落中的一顆經天彗星,它是科學文明的實驗場,並非就是整個人文文化的指標。
——《新舊教育的變與惑》
03
如何建立中國文化跟人類的文化(還不是世界的文化)合流,開展人類未來的前途,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。在我的觀念裡,中國未來的前途關係人類的前途。
——《南懷瑾講演錄》
回顧歷史的陳跡,展望未來,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動亂的時代,大概不會再延續太久了,照歷史法則的推演,應該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後,我們的民族氣運與國運,正好開始回轉走向康熙、乾隆那樣的盛世,而且可以持續兩三百年之久,希望現代青年,好好把握這個機會,那麼,就更要懂老子的思想學說。
——《老子他說》
文化學術,關係世界人類的命運,國家社會的興衰,至深且巨。在歷史上,無論東方或西方,任何一個國家社會的演變,以及戰爭的原因,常被視為是政治、經濟的動亂。其實,這個動亂的根本,還是在於文化學術。
今後世界局勢,能補救西方文化在科學文明發展上的缺點,並作為西方宗教、哲學振衰起弊之良藥的,只有東方文化的復興。
東方文化的結晶是儒、道、佛三家的思想。近年來,西方人研究東方思想,常歸於禪學;最近,追索東方的科學精神,又趨向於儒、道兩家同源的《易經》。事實上,佛家明心見性的智慧,道家全生保真的修養,與儒家立己立人,敦品勵行,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,如能與西方文化交流融會,必能補救科學思想的不足,拯救物質文明的所失。
——《中國文化泛言》
編者按:
早在1974年,南懷瑾先生受邀在臺灣國民黨中央黨部講述《論語》時,就曾預言美國會在50年後走下坡路。且觀今日特朗普政府的種種行徑,美國前途氣象冥冥中早已被南師言中。
01
大約四十年前我在臺灣國民黨中央黨部講過,我說美國五十年後就會走下坡了,這在我的書上也有記載。
——《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》
在1985年的冬天,我到美國還不到四個月,有一位擔任白宮財政部副部長級的人,經過朋友介紹特來訪問。在閒談的時候,他問我對於美國的觀感,我說:我剛來貴國,差不多每天都在找房子,由最便宜的十萬美元一幢的房屋看起,到達兩百多萬美元一幢的,大約看了大小二百多幢房屋,都需要登堂入室看個究竟;同時也和社會福利的社團有所交往,所以很忙,沒有瞭解清楚。但他就從這個問題上再三追問。我就很隨便對他說:據我的初步觀察所瞭解,現在的貴國(指1986年),只有三句話:“最富有的國家,最貧窮的社會,也是世界上負債最大的國家”。但你們不怕,因為國力很強啊!他聽完了我的話,特別站起來和我握手說:你說得真透徹,你的觀察力太敏銳了!我們很想你能留在美國。我說:請不要見怪,我是隨便說說,不足為憑。“我原過客”,到了貴國,能得合法的居留,安心暫住一時,已很感謝盛情了!我歡迎你常來我家做客,喝中國茶、吃中國菜,也是一樂也。於是彼此相互歡笑而散。
——《原本大學微言》
我在美國時批評他們,我說你們快要完了,不到五十年你們就結束了。我這個預言在臺灣講過,現在看來我也替美國悲哀,他們也很可憐,他們西方的文化向科學科技方面發展,科技也是一種文化,但是精神文明的境界沒有。
——《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》
02
四年以前,一個留華修碩士的美國學生,和我討論許多有關中西文化的問題…有一次,他和我討論自由和民主的問題。我說:“在現代史上,美國人打著西方文化唯一光榮的旗幟,便是自由和民主的呼聲。其實美國人所說的自由民主,只能說是‘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’,並不適合於其他民族、其他地區。尤其對於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,更不適宜。但你們自己不明白,更不肯反省,因此美援與美式自由民主思想,對所到的地區所發生的作用,正好與美援成為對等的反感。”
他問:“你所謂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,這是什麼意思?”我說:“這要從你們立國到現在兩百年來的歷史成因說起,相當複雜。總之,由十八世紀到現在,美國的祖先們,雖然帶著歐洲工業革命後的文化闖進這塊新大陸。但來自英、法、德、奧等國的,各自有一套祖國文化背景的觀念。加上利益共同均沾的思想,因此而形成你們‘民有、民治、民享’的立國精神。但無論如何講究自由和民主,在先天性的骨子裡,都潛在有工商業化的利益和價值的成分。立國之初是如此,到兩百年後的今天還是如此。說句老實話,你們現在的民主政治,幕後的操持者仍然不能離開工商業資本威力的背景。誠然,美國到目前為止,對其他地區還並無太大的領土野心,但不能說沒有佔有市場的要求啊!一有如此潛在的存心,加上國內的人們對外界世局認識不清,受到民主政治牽制的弊害,於是在國際政治上便舉棋不定,依違兩可。你們想要領導世界局勢,必須要熟讀中國的《春秋》,多學些國際政治的經驗,然後才能瞭解《春秋》中‘興滅國,繼絕世’的大義。”
如果從科學的發達、物質文明的進步、工商業的發展去認識美國,而立志要向今天美國的這一面學習,這是百分之百的正確思想。至於從整個的人文文化而言,僅有立國兩百年歷史文化的國家,就拿它代表了西方文化,認為它是蓋過一切,那是莫大的錯誤。國者,人之積;人者,心之器。累積全國人心上下數千年經驗和思想,方能構成一個文化的大系。今天的美國,僅是西方文化零落中的一顆經天彗星,它是科學文明的實驗場,並非就是整個人文文化的指標。
——《新舊教育的變與惑》
03
如何建立中國文化跟人類的文化(還不是世界的文化)合流,開展人類未來的前途,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。在我的觀念裡,中國未來的前途關係人類的前途。
——《南懷瑾講演錄》
回顧歷史的陳跡,展望未來,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動亂的時代,大概不會再延續太久了,照歷史法則的推演,應該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後,我們的民族氣運與國運,正好開始回轉走向康熙、乾隆那樣的盛世,而且可以持續兩三百年之久,希望現代青年,好好把握這個機會,那麼,就更要懂老子的思想學說。
——《老子他說》
文化學術,關係世界人類的命運,國家社會的興衰,至深且巨。在歷史上,無論東方或西方,任何一個國家社會的演變,以及戰爭的原因,常被視為是政治、經濟的動亂。其實,這個動亂的根本,還是在於文化學術。
今後世界局勢,能補救西方文化在科學文明發展上的缺點,並作為西方宗教、哲學振衰起弊之良藥的,只有東方文化的復興。
東方文化的結晶是儒、道、佛三家的思想。近年來,西方人研究東方思想,常歸於禪學;最近,追索東方的科學精神,又趨向於儒、道兩家同源的《易經》。事實上,佛家明心見性的智慧,道家全生保真的修養,與儒家立己立人,敦品勵行,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,如能與西方文化交流融會,必能補救科學思想的不足,拯救物質文明的所失。
——《中國文化泛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