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返回栏目 |
- 南懷瑾先生|為什麼你一睜眼就想看手機?
編者按:
關於“睡覺”,南師有一段妙解:中國人說“睡覺”,這個詞語很妙,明明睡著了,但是又有一個“覺”字。換句話說,你不是睡著,是在清醒中,這個妙不可言。(《列子臆說》)
人是怎麼睡著的?又是如何醒來的?什麼才是真正的睡著?熟睡時,身體會發生什麼?什麼時候可以多睡,什麼時候可以不睡?失眠了怎麼辦? 睡覺的意義並不簡單,它是身心安寧的基石,是自我管理的切入點,更是生命覺醒的契機。
南師關於“睡眠”的講述,融合了中醫養生、修道實證、現代科學等不同角度和層次,對於現代人有重要啟發,今特別輯成專題——南師的“睡眠觀”。 下文為專題第四篇文章。系列文章請見文末。
無明緣行,行緣識,
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
六入緣觸,觸緣受,
受緣愛,愛緣取,
取緣有,有緣生,
生緣老死。
因果是一個大原則,因果的作用是因緣,中國這個“緣”字特別好,佛經中文這個翻譯不得了的好。緣是攀緣,一個連鎖一個的關係。比如說這是某某人的老三,他上面一定有老大老二。如果這是老四,上面一定還有三個。它一個一個連鎖來的。
剛才講到量子力學,量裏頭有波長,那個波動裏頭就有粒子,那個粒子就是緣,那個波就是因。而這個粒子,它不會永遠是粒子,它會變成波,變成因,之後又變成粒子,都是因緣連鎖的關係。佛學講因緣是一切有,也是物理世界中一切都有因緣,那麼因緣的本身有東西嗎?沒有,是空的。等於現在講量子力學波跟粒的關係,波跟粒兩個最後的動能是什麼?不知道。
因緣的道理非常地深,所以無明起來一定緣行。譬如你累了,夜裏需要睡眠,睡了之後下一個是什麼?一定醒,假如睡是無明,醒來是行,無明緣行對不對?這很明顯的嘛,睡好了一定醒來,你睡一萬年也會醒。剛剛一醒那個就是行,你不知道怎麼醒的。無明緣行,行緣識。醒了以後就有思想了,行接著就有識了,那個心意識起作用了,很清楚。思想一來就有身體的感覺。識緣名色。名色就是身體的感覺,名是精神的意識,色就是身體,色是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五大,是物理的,物質的。
我就拿睡眠來給你們講,你要這樣去研究體會,不是講理論。換句話說,你打坐入定,入到一念不生無明定,也會出定。出定一定緣行,接著心識作用就起來了。
所以這個意識一醒了,你就感覺有身體。比如說有一個受陰境界,非常好體會的,你們諸位一定有經驗。當你十幾歲的時候,天氣不冷不熱,很不想去上課,懶洋洋地睡在那裏好舒服啊!可是這個身體呢?有沒有感覺?只覺得身體軟軟的,那個是名色的作用。馬上就更清醒了,名色就是身體起了作用。名色緣六入,哪六入?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這六種,嘩!就進來了。你一睡醒以後,慢慢感覺自己有身體了,馬上去枕邊拿手機,打個電話給朋友吧。色聲香味觸都來了。
觸,起來活動了,觸就有受,就有感覺了嘛。白天忙了十個鐘頭、二十個鐘頭,吃飯、應酬、做事情,都在感受中。然後是愛,就喜歡了,喜歡做的事情拼命去做。愛就取,抓得很牢。取就緣有,一個連鎖一個來。這個一動,下面是什麼,你自己看得很清楚。愛緣取,取就有,家庭啊,父母、妻子啊,名譽、財產啊,就是現有的人生。活著下一步一定有老,老就有死,死了以後等於又睡覺,又無明去了。明天早晨怎麼醒的?不知道。
所以我說你們參禪,了生死,看看晚上自己怎麼睡著的,早晨怎麼醒來,這一夜中間這一段完全無明,你搞不清楚。
佛說這每一個動作,過程都是無主宰的,沒有一個人給你做主的,也不是上帝,也不是鬼,也不是神,也不是閻王,也不是菩薩;非自然,不是空洞自然而來的,它有物理的作用,有科學性的。因為無主宰,非自然,所以叫緣起,緣生,因緣所生;性空,它的本性體空,沒有實在的東西,也叫性空緣起。所以佛有個偈子:“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”一切皆是緣生性空,性空緣起。
——《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》
睡眠是一種習氣,一種生理習慣,是多生多世的生理習慣積累而來的。修持到家的人,能斷除了睡眠,不需要睡覺。普通人到了要睡的時候,一點精神都沒有,你說,格老子,我就是不睡,但你做不到,你一點都不自在,不能自己做主,你糊裏糊塗就睡著了,所以叫做“昧略為性”。睡著了以後,思想都沒有了,一片無明,屬於貪瞋癡中“癡”的範圍。
睡覺有時是惡業,有時是善業,有時是無記業。好比說,你今天很生氣,想要殺了某人出氣,但轉念一想,算了,先睡一覺,明於起來再說。但睡過以後,那個殺人心念的力量就減小了,這就是睡眠的善業。但是,如果你說,我今天太累了,等休息好了,明天就去殺他,那就是惡業了。我們平常睡覺是無記,睡完覺,第二天什麼都忘記了。
一個悟道的人,如果太疲勞時,他心裏明白,自己需要睡一下,這也不算過失,這是一種休息的定境。所以說睡覺也有很多學問,也很有意思,運用之妙,也是很難的。
——《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