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返回栏目
  • 南懷瑾先生|老子「三寶」對現代經濟危機的啟示

 

 

中國傳統文化與經濟管理,就是“貨惡其棄於地也,不必藏於己;力惡其不出於身也,不必為己”。我們讀古書,這些原文都要背的。貨,天地間的物品,石油也好,一顆稻子也好,番茄也好,水果也好,天地萬物生成給我們的,不要浪費。我們小的時候受的教育,吃飯的時候,一顆米飯掉在地下,祖母在上面,眼睛就看著你:“撿起來,吃了!”我們就把飯從地上拿起來吃了,我們那個地還是泥地呢!天地生萬物給你,是給你吃給你用,你過分糟蹋了,就有罪了,這叫暴殄天物。他說,貨品、萬物,“貨惡其棄於地也”,不要浪費了;“不必藏於己”,不是個人佔有,是大家公有。這是幾千年前,最初的經濟思想。

 

“力惡其不出於身也”,至於大家做的事情,就怕對社會沒有貢獻,每人都把自己的力量,貢獻給整個的人類社會;“不必為己”,不是為了個人目的在做。這個是大同思想裏頭的,基本經濟思想。後世講,這代表了儒家,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經濟思想的基本原則。

 

我們中國人天天談孔子,其實,我們整個的中國人受文化影響最大的,不光是儒家,而是雜家的思想,是老子、莊子、孔子、佛家一起來的雜家。諸子百家裏頭有個叫雜家,我們暫時不管,先看老子的思想。

 

老子有三寶,“曰慈,曰儉,曰不敢為天下先”,這是老子思想的三寶,也是政治思想、經濟思想的三寶。後來佛教進來,叫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,這個三寶的觀念是套用老子的。

 

“曰慈”老子講慈愛,孔子講仁義,就是佛學講的大慈大悲。“慈”最難了,那是愛一切人,愛一切物。

 

“曰儉”今天我們的國家,我們的民族,我們的社會,錯在浪費。現在最大的嚴重問題,就是過分的浪費,不能儉。政治也好,經濟也好,這個儉,是如何省儉,並不是說不用,這是個大學問。

 

“曰不敢為天下先”,我們現在講發展,如果根據中國文化講,社會發展是為全民而發展。人類為什麼要有財富?財富怎麼產生的?財富是要怎麼用?

 

研究這個問題,唯一的辦法是要研究全體的歷史。我們當年的教育,要經史合參,把四書五經、諸子百家的學問都研究了,隨時抓住歷史對照,合攏來參考。

 

我們今天看的外國經濟學的書,都是十七八世紀工業大革命以後這些國家的思想。你注意每個經濟學家是哪國人,他的立場就站在哪個國家,每人都有他的立場。而且那個時代的人,思想都局限於那個範圍。

 

現在美國提出來的新自由主義,我看這是侵略性的經濟。我經常講,你不要看入了世貿,入了世貿以後,美國來收購了,美國來參股了,美國來合併了,那是好事嗎?大家有沒有想過啊?因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文化,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場。

 

我們這裏有位同學,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的經濟博士,他介紹他那個老師,是美國一位很有名的老經濟學家,寫了一封信給我,我回信給他說,現代社會,全世界缺乏一個全人類的經濟思想,未來的世界、人類,究竟怎麼安排?你們這個那個國家的經濟思想家,那些著作都是強盜思想。因為只是站在自己一個國家、一個時代的立場。

 

譬如市場,什麼是市場?真正的市場,是我有成品,銷給沒有成品的地方,沒有成品的地方就是落後地區,落後地區才是經濟市場,商業的市場。講不好聽點這就是經濟侵略。市場經濟究竟怎麼樣?這個市場怎麼發展?“消費刺激生產”究竟怎麼樣?

 

     我講這些一條一條的觀念,就是說到道家的經濟思想——慈、儉、不敢為天下先,由此想到現在這些問題。

 

——《南懷瑾講演錄》